2015年6月12日 星期五

做好這四點,手臂、大小腿的顆粒就都消失了!別以為不痛不癢就沒事阿...


      雞皮膚,學名叫毛周角化症。「雞皮膚」是一種基因導致的體質。具有這種體質的人,毛囊周圍的角質會增厚,導致毛囊口被過厚的角質堵塞,形成一粒粒的小凸起。

   毛周角化症最好的治療方法_雞皮膚困擾,雖然不痛不癢,但是手臂、大腿小腿部位,出現一個個暗紅或者黑的的顆粒,摳抓後皮膚也容易有正片的發紅。這不僅 僅影響了我們肌膚的美觀,因為著裝上的遮遮掩掩短裙短褲,清涼的薄衫似乎也開始於我們無緣。對於年輕、個性張揚的我們,怎容錯過給自己一次蛻變的機會!

   毛周角化症最好的治療方法,仔細檢查一下,我們很多人身上皮膚的毛孔,都會有那麼一點一點發紅的小凸起,更嚴重些的,毛孔顏色會變深,呈現暗紅或褐色, 顆粒也會更粗糙,看起來很像是雞皮疙瘩,所以毛周角化症又俗稱「雞皮膚」。它最常出現的部位,是在上臂外側、大腿、頸部,甚至整個背部、臉頰———有些人 腮幫子皮膚會顏色較深、也較粗糙,雖然顆粒狀不太明顯,但也屬「雞皮膚」。「雞皮膚」不痛不癢,也不會病變,只是特別乾燥、會起屑,還會影響美觀。

   「雞皮膚」是天生的,無法「徹底治癒」,卻是能有效改善的。
    要擺脫雞皮膚(毛周角化)困擾,首先我們來對雞皮膚(毛周角化)深入瞭解:


   毛周角化症最好的治療方法_雞皮膚困擾,手臂、大腿小腿部位,出現一個個暗紅或者黑的的顆粒,摳抓後皮膚也容易有正片的發紅。這不僅僅影響了我們肌膚的 美觀,因為著裝上的遮遮掩掩短裙短褲,清涼的薄衫似乎也開始於我們無緣。對於年輕、個性張揚的我們,怎容錯過給自己一次蛻變的機會!
  面對「毛周角化症最好的治療方法」的困擾,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日常有效護理,讓雞皮膚逐步緩解

  1.想要去除毛囊角化症,首先要溶解角質,所以洗澡時可以使用磨砂膏,絲瓜布,去角質刷等,但是千萬不能過度使用哦!

  2.比去角質更重要的是毛囊角化症一定要使用身體乳液保養。毛囊角化症是很特殊的一種皮膚,既缺水又缺油,用一般的身體乳效果不怎麼好,一定要用特別滋潤的身體乳才能達到毛囊角化症補水護膚的效果。



  3.毛囊角化症洗澡時不能用太燙的水溫,即使在冬天也一樣,水溫一般保持在40度即可,因為熱水容易帶走皮膚表面的油脂,這對缺水缺油的毛囊角化症人群無疑是雪上加霜的事。建議毛囊角化症女性在冬天無需每天洗澡,2-3天一次即可。

  4. 做好了毛囊角化症的日常保養工作,接下來就是毛囊角化症的治療的。對於特別嚴重的毛囊角化症,一般會使用含水楊酸的產品來治療。水楊酸本身為脂溶性,剛好可以沿著毛囊開口,順著皮膚油脂到達角化部位,進而溶解角質,改善症狀。

  5.「中藥蒸汽浴療法」是一套中西醫和的綜合治療方法,首先通過熏與蒸的結合,肌膚的角質層會得到軟化,然後自然脫落,從而堵塞的毛囊也會隨著熱力打開,毛囊變得通暢無阻,雞皮膚的外部症狀得以消除,肌膚表面的「小疙瘩」都消失不見,肌膚變得光滑細膩。很多皮膚科醫院都有這樣的療程。



  毛周角化症最好的治療方法-日常正確護理可以再一定程度上緩解症狀,肌膚暫時恢復光潔,尚不能深入毛囊淡化底部色素。使用專業護理產品,讓肌膚恢復光潔的同時,更能清潔疏通毛囊穢物沉積,淡化雞皮膚色素。

  女性魅力心經: 毛周角化症最好的治療方法-冷熱水交替洗臉不適合所有的人。如果你的皮膚耐受度不錯,而且沒有其它的一些問題(如敏感、紅血絲、痘痘、炎症),你興許可以 使用這個方法。但冷熱水交替洗臉會加重敏感肌的敏感度,刺激毛細血管擴張……從而使敏感和紅血絲問題更嚴重。通常情況下,我建議用溫水洗臉。油性皮膚的人 不要少於3分鐘少臉時間。


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

什麼是蝦紅素


為 什麼鮭魚肉為粉紅色?而蝦、蟹煮熟後呈鮮艷的橘紅色,看起來令人垂涎欲滴?有一句俗話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海藻」,似乎正是蝦紅素來源的最 佳寫照。研究顯示,蝦紅素不僅能消除自由基、抗老,有助於防治時差症,還能通過血腦障壁,保護中樞神經,具有非常廣泛的保健功能,而且非常安全。目前坊間 已經有多種蝦紅素製劑,但一般人只要常吃富含胡蘿蔔素與蝦紅素的食物,而且注意宜忌,那麼保持青春又健康就好像探囊取物一樣容易。
 蝦 紅(青)素在食品應用上已相當廣泛,常見的用途是"天然色素"。直到科學家了解鮭魚具有強力肌耐力的主要功臣是蝦紅(青)素時,它有了新的定位---抗氧 化劑!就結構而言,蝦紅(青)素是類胡蘿蔔素家族的一員,和Beta-胡蘿蔔素頗為相似,因此也有相當程度的抗氧化能力。據科學家研究發現,蝦紅(青)素 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是Beta胡蘿蔔素的10倍;黃體素的200倍;維生素E的550倍;Q10的150倍,因此被稱為「超級維他命E」
080403_18_02 (1)
蝦紅素和眼睛的健康         蝦 紅素的結構和葉黃素(Lutein)及玉米黃素(zeaxanthin)非常類似,但具有更強的抗氧化能力和抗UV光的保護作用。蝦紅素對於保護眼睛非常 重要,能減少視網膜的光接受器因UV光的傷害,避免視網膜組織的氧化傷害,還可以改善睫狀肌體的肌肉功能,所以蝦紅素是眼睛健康的重要因子。
蝦紅素與心血管健康
        因 自由基和氧化力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之ㄧ,氧化型的低密度脂蛋白(LDL)也是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的兇手,而蝦紅素具有消除自由基的能力,可減少氧化型的 低密度脂蛋白產生。有研究發現每天食用3.6毫克蝦紅素連續兩週,可以減緩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速度;在動物實驗發現,蝦紅素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HDL)在血中的含量,以及在動物實驗發現蝦紅素可降低心肌梗塞面積。
蝦紅素和抗發炎 
        研 究發現發炎也和活性氧分子有關,而蝦紅素具有抗氧化的效果,所以有科學家致力於蝦紅素和發炎關係的研究。研究發現蝦紅素能夠抑制引起發炎的因子如 NFκB、PGE2、TNF-α等等的作用,也有科學家以動物實驗研究發現蝦紅素可以改善胃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引起的症狀,但實際作用機轉還不是十分清楚。
蝦紅素和細胞健康 
        細 胞所需的能量來自於粒線體,在產生能量的一系列連鎖氧化反應中會產生大量的「反應性氧化合物(ROS)」,這些ROS必需消除或排除,以免造成細胞與人體 老化。科學家利用老鼠的肝臟細胞研究發現,蝦紅素在減少粒線體所產生的過氧化物作用的效率比維生素E高;蝦紅素還有保護細胞膜內外的氧化作用;近來有研究 發現蝦紅素能調節老鼠肝臟細胞的cytochrome P450(CYP)基因【CYP具有強肝與解毒作用】,但對人體的CYP基因尚無相關研究報導。

蝦紅素與抗癌         目前已知類胡蘿蔔素具有抑制癌細胞增生的作用,所以科學家假設蝦紅素也有相同的功效,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口服蝦紅素能有效抑制小鼠的膀胱癌;以及有效抑制大鼠的口腔癌及直腸癌,蝦紅素可能藉由抑制癌細胞增生作用來達到抗癌的作用。但目前抗癌實驗僅限於動物模式,在人體是否有相同的功效則待日後的研究發現。

蝦紅素增加肌肉強度與耐力         鮭魚的橘紅色肌肉裡有大量的蝦紅素,可能是讓鮭魚能溯水千里的可能之一。科學家研究證實蝦紅素能讓肌肉更有效的利用氧,減少乳酸堆積;有一專利申請(US Patent 6,245,818)的研究報告指出,蝦紅素可以有效降低反覆性肌肉傷害,同時增加肌肉對氧的利用率,並強化肌耐力與肌肉強度。

蝦紅素與腕管症候群         因腕關節中神經受力過度而引起疼痛,嚴重時連手腕和前臂也無法使力,這就是「腕管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又名手腕道症候群」,蝦紅素有緩減腫脹及消炎的功效,能緩解CTS症候群患者的痛楚。

蝦紅素與糖尿病         糖 尿病人在高血糖的狀況容易引起一些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神經障礙、心臟病、腎臟病等等。其中腎臟病是典型的併發症,長期下來就必須洗腎或做腎臟移植手 術,2004年Nalto科學家等人以第二型糖尿病小鼠進行蝦紅素輔助治療實驗,發現蝦紅素具有延緩腎病變惡化的效果(圖三)。雖然目前只在動物實驗階段 發現蝦紅素能改善糖尿病症狀,希望將來能實際應用於醫療上。

蝦紅素與高血壓
        研究發現蝦紅素可經由幾個機制來改善血壓(1)改善血液流動性,(2)降低血管收縮激素含量,(3)減少反應性氧化合物(ROS),(4)抑制去氧腎上腺素;但目前的實驗僅於動物實驗階段。

        在大部分的動物實驗研究中發現,蝦紅素具有潛在而多元的生理保健功能,也愈來愈多科學家致力於蝦紅素對健康的影響,以及對人體方面的應用,但目前大多在細 胞實驗或動物實驗階段,僅有某部份保健功效有通過人體實驗,希望未來蝦紅素能有機會成為真正具有輔助醫療功能的新元素!!

朝鮮薊對於改善肝臟的療效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38歲從事業務工作的偉明,由於工作的關係,免不了需要常常喝酒應酬。最近常覺得疲倦、沒精神,就連喝雞精也沒用,擔心是肝臟出了問題。
在醫師的建議下,偉明開始服用朝鮮薊保健食品,精神慢慢獲得改善。
藥師賴祥斌指出,朝鮮薊萃取物在法國是輔助治療肝臟疾病、高膽固醇等的天然植物製劑,在現代科學研究中也更進一步證實朝鮮薊對於改善肝臟的療效。

開業診所醫師江明吉表示,肝病一向是國人不可忽視的隱形殺手,從歌手薛岳、陳一郎,到最近的爵士女伶王珍妮等名人都是因肝病過世。
其中,肝病患者通常是40~60歲的中壯年人,他們往往正在人生的巔峰時刻,因肝病而失去健康甚至生命。
提醒民眾,除了定期檢查及配合醫師治療外,工作應酬、壓力太大等使得肝臟負擔大且無法在短時間內讓受損肝細胞修復的民眾,平時更應做好保肝工作。

江醫師強調,肝臟除了是體內重要的解毒器官,同時也是製造膽固醇的大本營,而朝鮮薊中含有能抑制肝臟中膽固醇合成的有效成分,還能避免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因此幫助降低現代人常見的高膽固醇血症、動脈硬化及血栓等健康問題。
提醒大家,其實肝病並不會突然發生,平時就應定期檢查並配合醫師治療,如果能及早發現、注意保養,護肝保命並非不可能的任務。

平時勤保養,拒當「肝」苦人

根據2013/03/18 聯合報新聞報導,2012年台灣藥品銷售市場大洗牌,連續九年蟬聯最暢銷的降血壓藥「脈優」,首度讓出冠軍寶座,被治療B型肝炎藥物「貝樂克」取代。這才讓我們驚覺,原來B肝這個「國病」還是持續的嚴重影響國人的健康。

想要保有彩色人生嗎?根據中醫理論,肝性屬木,在春季萬物生發的季節,是保養肝臟的好時機,養肝首重運動、睡眠與營養,三者缺一不可,只要用對方法,養肝就能事半功倍。
護肝小常識
  1. 多運動: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不僅幫助多餘的脂肪代謝,搭配多喝水,也幫助人體的代謝廢物排除。
  2. 充足的睡眠:晚上11點以前就寢,幫助膽經與肝經運行,能消除疲勞,恢復肝臟機能。
  3. 充分的營養補給:朝鮮薊能促進膽汁分泌,幫助膽固醇代謝;甘草素能減少發炎,幫助修補黏膜;抗氧化維生素A、C、E、綠茶、葡萄籽、山桑果等含有的植物多酚,是很好的抗氧化物,能減少脂肪過氧化,避免肝細胞受損;乳清蛋白、大豆分離蛋白等優質蛋白質,能幫助修補身體組織。

 

2015年6月3日 星期三

了解肝臟


肝臟有兩大特色:
第一,只有肝表面的包膜(就像剝開橘子可以看到一層白色薄膜)才有神經,肝臟其他部位因為沒有神經,所以除非肝癌侵犯到外層的包膜,否則再大的腫瘤也不會痛
 
第二,肝臟只要剩正常的五分之一大小,就可以維持正常功能。也就是說等到肝臟被破壞了80%時,才會產生肝功能失調的症狀,例如食慾不振、黃疸等所以肝炎、肝硬化、肝癌除非是很嚴重或是到了末期,否則不會痛、也沒有症狀。
 
三年前因肝癌去世的林芳如,大學二年級時有一天上體育課,被同學撞到腹部,疼痛不已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原本應該是柔軟的腹部已經是硬的,肝臟內一個13公分的腫瘤破裂。在此之前,她是一個懷抱著美夢,活潑又健康的少女,絲毫不覺身體有任何異樣,在和肝癌奮戰了六年後,寫下了《我不能死,因為我還沒有找到我的遺囑》一書後,她還是離開了,去世那年才25歲。
 
如果在還沒有症狀之前就發現的肝癌,則治癒率相當高,有50%的人可以活10年以上,也就相當於完全治癒。
 
前監察院長黃尊秋在一次健康檢查的腹部超音波中,發現肝臟有一個類似腫瘤的水泡,經過酒精注射治療後,去年以手術切除。現在他臉色紅潤,每天照常運動、爬山,腳力還勝過年輕人。手術後一年來,黃尊秋的肝臟已經再生了將近80%。
 
但是,目前有機會能夠在「身體看起來還好好的」時候,就發現罹患肝癌,因此救了一命的人,實在是少數。
 
這些不知情的人,往往就是最大的無辜受害者。他們從來不知道自己的肝臟躲著病毒,往往一躲就是20~30年,在裡頭神不知鬼不覺地慢慢繁殖,等到時機成熟,一躍而成為肝癌。
 
要免於自己淪為肝癌的刀下俎,第一步就是要先確定自己是否為B型肝炎帶原者或已經罹患C型肝炎
 
B行肝炎病毒是罪魁禍首
在台灣,B 型肝炎病毒正是造成肝癌最主要的兇手(約佔80%),C型肝炎病毒則是第二號兇手(約佔10~15%)。這些人罹患肝硬化或肝癌的機率是正常人的150 倍。「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肝病的三部曲,」台大許金川說。罹患慢性肝炎,接下來可能的變化是肝硬化,然後是肝癌。這是肝病發展的典型模式。但是,目前也 已知道並不是每個感染的人都會照這樣的發展。至於誰容易發展成肝硬化、肝癌,科學家們正加緊研究中。
 
什麼人容易感染B 型肝炎?母親是B型肝炎帶原者,在生產的過程透過胎盤或產道,把病毒傳染給嬰兒的機率相當高。所以,嬰兒很可能在出生兩三個月後變成B型肝炎帶原者,而且 終身帶原,B型肝炎因此能夠一代傳一代,綿延不絕。至於最早的B型肝炎感染源從何來?開啟台灣肝炎研究的和信醫院榮譽院長宋瑞樓,也尚未解開謎題。
 
這些出生就感染B型肝炎病毒的人,和正常小孩一樣健康地成長,由於病毒的潛伏期長,往往直到青壯年,正擔負家庭與社會的重責大任,才發病轉變成肝硬化或肝癌。
 
根據研究成年男性帶原者,如果母親也是帶原者,那麼會有一半的機率死於肝臟疾病,女性則有四分之一的機率死於肝臟疾病。
 
為 什麼一出生就已經感染,卻要等到成人才發病呢?台大內科教授陳定信對於這個現象有一精闢的比喻。因為幼兒的免疫系統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分不出什麼是外來 的,什麼是自己的,所以會把早早就侵入的肝炎病毒當成自己人。等到長大成人,免疫系統健全時,才驚覺原來定居在肝細胞數十年的病毒竟然是個敵人,於是展開 砲火攻擊,從家裡看到窗外有壞人,就放一門大砲,連房子也打掉了,於是就發生肝細胞壞死,也就是肝炎。
 
這正是B 型肝炎病毒陰險,令人恨得牙癢之處。B型肝炎病毒並不直接破壞肝細胞,而是躲在肝細胞裡。人類免疫系統中有一種「細胞毒性T細胞」,為了消滅B型肝炎病 毒,不得不連肝細胞一起摧毀。最無辜的當然是肝臟,警察跑到家裡來抓小偷,雖然小偷被打到,但房子也沒了。忠厚、老實的肝臟,就這樣任B型肝炎病毒一而 再、再而三地欺負。
 
在台灣,每五個成人就有一個是B型肝炎帶原者(美國是千分之一),除了媽媽傳染給孩子之外,經常輸血或打針的人,也比較容易感染B型肝炎
 
台灣人特有的打針文化也是肝癌的幫兇。在醫界,大家都知道,病人來看病,如果不為他打一針,可能這個病人就再也不來了。過去醫療環境不佳,打針針頭甚至沒換,只用酒精棉擦一下就重複給下一個病人使用。B型肝炎病毒因此針針相傳。
 
C型肝炎針針相傳
針針相傳的不止B型肝炎病毒,也包括C型和D型肝炎病毒。
 
根據衛生署委託的研究發現,台灣西部有某些村的村民C型肝炎罹患率高達44%以上。後來才發現因為民眾經常前往打點滴的診所和藥房,為了省錢,整套注射器具很少更換,而引起全村的大感染。
 
山地部落沒有醫護人員,醫療環境不佳,醫療器具、針頭消毒不完全,C型肝炎的感染率也較高。
 
因為C型肝炎病毒在血液中的量很少,所以不易經由母親的胎盤或產道傳染給嬰兒,必須透過輸血或注射直接感染。台灣在民國81年開始對捐血血液篩檢C型肝炎病毒,在此之前曾經輸過血的人約有15~20%的人可能感染C型肝炎病毒。
 
前不久才喜獲麟兒的東帝士集團董事長陳由豪,就是在年輕時因為腎病住院打針,而感染了C型肝炎,從此展開和C型肝炎的長期抗戰。在27年後終於大獲全勝,把C型肝炎病毒轟出去。
 
毅成建設總經理王啟元的妻子胡慕潔就沒有這麼幸運。她每年都做全身健康檢查,肝功能都正常,然而健康檢查項目中並未包括C型肝炎的篩檢。所以她一直都不知道自己早在六歲那年就因為燙傷住院感染了C型肝炎。去年,她因C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癌去世,才46歲。不論識與不識者,看到照片上高雅甜美笑盈盈的胡慕潔就這樣枉死,莫不感到悵然,遑論她的家人。
 
如果已經有B型肝炎帶原或是C型肝炎的人怎麼辦?中研院院士陳定信說,帶原者的情況很複雜,從沒病(健康帶原者)到有病,可能完全沒有症狀,因此一定要檢查。了解肝臟現在的狀況──只是發炎?或是已經硬化?還是長出腫瘤?若是發炎,則必須視情況接受治療。
 
肝臟好不好,檢查才知道
 
肝臟沒有神經,多數的肝病病人不會感到疼痛,也沒有其他症狀,所以肝臟好不好要靠檢查才知道。定期檢查就像是保全系統的監測一樣重要。
 
看過太多肝癌病人一來求醫就是末期,一家人哭哭啼啼,許金川相當感慨地說,悲劇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定期監測肝臟狀況。
 
但是,一般人抱持的態度多半是「我不會那麼倒楣吧!」就好像生活在台北的人都知道小偷很多,但是反正自己不曾遭小偷,就置之不理。「但是如果以保全系統監控,可以把小偷作案機率減到最低,」許金川比喻。
 
藥學系畢業的先生本身是B 型肝炎帶原者,雖然有醫學知識,但是27歲的他,仗恃年輕力壯,自信健康不會有大問題,所以並沒有定期追蹤。只是拗不過女友的要求,參加「肝炎防治基金 會」所舉辦的篩檢,卻意外發現血中「α胎兒蛋白數值」很高(肝癌的可能徵兆之一),緊接著進一步的血管攝影與電腦斷層檢查,確定是兩公分的肝癌。在去年4月手術後,除了身上多了刀疤外,一切如常。家人在他的鼓吹下,都做了檢查,結果發現全家都是B型肝炎帶原者,所幸目前肝臟檢查都正常。
 
肝功能正常,不代表沒有肝病
 
定期追蹤腫瘤的蛛絲馬跡固然重要,方法也要正確,才能在肝癌小如花生米時,用酒精注射、栓塞餓死或是手術割除。
 
B型肝炎帶原者、C型肝炎、慢性肝炎(肝臟酵素GOT、GPT檢測值連續半年不正常)、肝硬化、家族中有人罹患肝癌者,都是肝癌的危險群。這些人應該每半年追蹤一次肝臟的狀況。
 
此外,到醫院定期檢查要記得兩件事:
 
1.找肝膽或腸胃專科醫師。現在醫學分工很細,不是每個醫生都懂得肝病,所以一定要找專科醫師。
2.檢查項目最好要包括三項:肝功能檢查、血中α胎兒蛋白、腹部超音波。
 
這三項檢查到底可以檢查出什麼?
 
一、肝功能檢查
肝功能檢查可以看出肝臟是否正在發炎,但是不能及早顯示是否有肝硬化或肝癌,更不能檢驗出是否感染各種肝炎病毒。
 
肝功能檢查,是指抽血檢查肝細胞內的酵素(即GOT、GPT)。正常值會因各家醫院的標準值而有異,不過一般都在40單位以下。
 
這兩個數據只能代表抽血那時之前,肝細胞有沒有發炎、壞死。肝細胞若壞死,這些原先存在於肝細胞內的酵素,就會跑到血液中,因此檢測值就會升高。
 
宋瑞樓認為,GOT、GPT更應該稱為肝細胞壞死指數才對。GOT、GPT並不能做為肝功能好壞的唯一指標。
 
在醫院門診裡,很多病人一聽到癌症末期,最無法接受的是「我每年做肝功能檢查都正常,怎麼會?」但「即使是已經罹患肝硬化或是肝癌,這些檢查還是可能正常,所以只有肝功能檢查是不夠的,」許金川說。
 
「如果還有明天」演唱者歌手薛岳,本身是B型肝炎帶原者,在台灣檢查時他的肝功能正常。不久到大陸演唱,腹痛求醫,卻已經是肝癌末期了。
 
目前全民健保提供40歲以上的人所做的健康檢查,雖然包括肝功能檢查,但是並不能檢驗出是否有B型與C型肝炎,甚至肝硬化、肝癌等肝病。很多人卻不了解這一點,以為肝功能檢查正常,就可以安心。宋瑞樓和陳定信曾經努力爭取把B型肝炎抗原檢查包括在健保的健康檢查項目內,可惜未被採納。
 
要徹底篩檢出早期的肝癌,除了肝功能檢查外,還要再做血中α胎兒蛋白與腹部超音波檢查才可以。
 
二、血中α胎兒蛋白(AFP)
抽血檢查血中α胎兒蛋白,也是在早期就抓出肝癌的好方法之一,正常值小於20ng/ml(每個檢驗單位的正常值會略有差異)。
 
α胎兒蛋白只在胎兒時期分泌,出生後就消失。但是肝癌病人不知道為什麼又開啟這種分泌功能,所以α胎兒蛋白值會升高。如果血中α胎兒蛋白無緣無故超過400ng/ml以上時,約有95%可以確定是肝癌。不過約三分之一的小型肝癌病人,α胎兒蛋白值正常,所以也不能只靠它來診斷肝癌,必須再加上腹部超音波,才能早期診斷。
 
三、腹部超音波
超音波檢查不痛,時間又短,就像是醫生的第二個聽診器,可以透視肝臟和其他腹部器官。肝硬化與肝癌都可以藉由腹部超音波檢查出來。
 
一公分大小的肝癌就可以藉由超音波檢查出來。一般來說,肝癌從一公分長到三公分,最快約需4~6個月左右。所以如果第一次做超音波沒看到肝癌的話,4~6個月後再照一次,肝癌應該還在三公分以下,治療的效果應該不錯。這是肝癌危險群必須4~6個月做一次超音波檢查的原因。
 
台灣人的頭號敵人──肝癌,在醫生眼中其實也不是完全束手無措,只要在還沒有感覺到它的存在時,就先逮住它,加以制裁,就有痊癒的機會。
 
所以,愛肝的第一步不是去買「顧肝」的藥吃,而是去篩檢,了解它是否正在受苦?肝炎病毒是否欺負它?只要定期檢查,及早緝兇,肝癌不會是絕症。